會議指出,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實施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的生產方式,不斷改善農業資源條件,提高農業投入品利用效率,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減少農業污染排放,是破解我國農業資源環境瓶頸約束的重要途徑,是建設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的基本要求,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方式和有效保障,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全面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唐珂司長向與會代表介紹了農業部門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取得成效與經驗。農業部門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以農村沼氣建設、農作物秸稈和農田殘膜綜合利用、農業清潔生產技術應用、農村清潔工程建設和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為重要載體,積極探索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深入推進農業投入品減量化使用和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取得了積極進展。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必須重視健全政策法規、科學規劃、強化投入、完善機制等環節,下一步將重點抓好節約型農業、農業產業鏈條延伸、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農業資源保護與利用等工作,把農業循環經濟抓實、抓好。
國家發展改革委解振華副主任出席會議并指出,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要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也要求政府加強規劃指導,完善政策機制。下一步,國家將加大對農業循環經濟的支持力度,研究支持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措施。重點從強化規劃指導、完善政策機制、開展示范工程、創新組織形式、強化技術標準、健全服務體系和加強培訓推廣等方面開展工作。
安徽省阜南縣、江蘇省發改委、河北省藁城縣、黑龍江農墾北安管理局、北京市德清源公司、武漢光谷藍焰公司和江蘇省丹陽康樂公司交流了他們在推動農業循環經濟工作中的典型做法和經驗。與會代表現場參觀了阜陽市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典型企業。參會代表還就《關于加快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意見(討論稿)》和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的政策措施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并結合各自工作實際提出了意見建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循環經濟綜合管理部門、農業部門、典型企業代表等130余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