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渡縣1.1萬畝“雷響田”變成高產田
“今年在陡坡地修建了排、灌溝渠,引來海塘、水池的水種植農作物,克服了天氣干旱的困難,糧食豐收在望。黨的惠民政策真好!”彌渡縣德苴鄉新和黨總支書記禹彬望著梯臺地,高興地說。新和村委會實施土地整治,把坡耕地變成梯臺地,在豐產節令種植農作物,改變了靠天種植“雷響田”的狀況。
今年2月以來,彌渡縣投資4066萬元,實施土地整治項目,加強農田水利建設,讓昔日的1.1萬畝“雷響田”變成高產田,促進農業增產增收。
彌渡縣德苴鄉地處山區,山高、坡陡、箐深,農業基礎薄弱,干旱缺水,群眾耕種山坡地靠打雷下雨,在風調雨順的年景莊稼獲得豐收,遇到干旱年景莊稼就歉收。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彌渡縣實施土地整治項目,縣、鄉項目指揮部分組到各項目區,按照工程設計和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層層把關,嚴格進行工程質量監管工作,同時上下聯動,廣泛宣傳政策,積極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及時化解矛盾糾紛,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各施工隊投入大量人力和施工機械,在11個標段施工,按時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在實施土地整治項目中,德苴鄉抓住機遇,平整土地,配套建設溝渠、道路,改建和新建生產道路和田間道路70條、長80公里,排、灌溝渠40條長62公里,海塘、水池40座,有效改善農村生產、生態和農民生活條件,把跑土、跑肥、跑水的坡耕地變成保水、保土、保肥的梯臺地,建成高產穩產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