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創業失敗回農村轉行養羊,事業還越做越大
今天筆者到訪的是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滄山的一個小山村,彭家橋村,這里是常德南邊的一個邊陲之鄉,地處武陵山麓與益陽接壤,這兒也是全國有名的偉艷黑山羊起源地,周邊山田廣茂,土壤肥沃,林木繁盛,如此也就造就了這里物產豐富,適合山羊的繁衍。這里是一家養殖基地,唐佳艷,就是這家基地的主人,創業之初剛起步的時候,家庭條件十分困難,因為和老公在外面做生豬的生意失利,欠下上萬元的外債。從那時起,唐佳艷就和老公回到了常德老家,安心做起了養殖。唐佳艷是一個外表溫和的女人,心里卻很剛強的女人,她勤勞肯干,在自己的世界里,她不甘愿認輸,雖然和老公的生意失敗了,但她一心就想把這門養殖作為事業去干,她相信失去的都會通過養殖能贏回來......
唐佳艷說,1993年的時候,當時的交通沒有這么發達,村里的道路也沒有這么寬,信息的渠道也沒有這么廣,當時我們還是個體養殖,剛起步只有一棟破舊不堪的木屋。那時就養了幾只白山羊,通過努力,1995年發展到一百多只,唐佳艷家后山原本沒有路的山林,也被羊兒們吃出了無數的山間小道,通過幾年的養殖,賣掉了商品羊,收獲了肉羊的效益,這一年還清了所有債務,還開始建起了新羊圈。
后來1998年受到當地畜牧部門的推廣和宣傳,唐佳艷引進了第一批黑山羊進行養殖,這一年,她就給自己的山羊起了一個名字,滄山黑山羊也就由此而產生了。由于前些年的經驗,對于那時的新品種,唐佳艷還是信心十足,并充滿了期望。每天起早貪黑,滿山遍野的趕著羊群,回來后也是圍著羊群轉,養羊的過程是漫長的,從中也遇到各種困難,包括新品種過度產生的不適、繁殖慢、羔羊成活率低等等問題,唐佳艷始終沒有放棄,她說,她是吃過苦的人,任何事業也不可能一帆風順,當時的逆境只有克服才能贏得美好,養殖不順,就查閱書籍,打電話詢問專家,生產遇到問題,就連當地衛生院產科醫生她也尋求過幫助,功夫不負有心人,羊群逐步穩定下來了,第二年基礎母羊紛紛生產,羊群的數量壯大起來,緊接著就是黑山羊肉羊的大量出欄。唐佳艷獲得了辛勤的勞動的喜悅。
通過養殖,唐佳艷明白了農村發展特色養殖,能夠產生很好的經濟效益,2008年。各地農村正好大力鼓勵農民工回鄉,她看到了那時畜牧業的發展形勢,決定通過這門養殖來帶動更多農民發家致富,當年就成立了滄山鄉偉艷黑山羊專業合作社,把一部分羊種分發給回鄉的百姓,經過一年的努力,養殖戶的羊,也開始出欄,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后來合作社又引來了一批又一批的農戶加入,從那時起唐佳艷的合作社就承載著眾多老百姓共同致富的使命,如今在這個行業干了快30年的唐佳艷,一直和老公持續專研黑山羊品種的改良、放+圈的養殖、日糧配制,疾病防治等,她自始至終對山羊養殖這門事業充滿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