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地平面圖
一、項目提要
1、項目名稱:宣威市宣泰火腿有限公司“釣魚臺特供火腿原料基地”建設項目
2、建設單位:宣威市宣泰火腿有限公司
3、法人代表:張國生
4、所有制形式:有限公司
5、建設地點:西寧辦事處石板河爛泥溝
6、項目性質:新建
7、建設規模和投資:新建原料基地1個, 總面積約1500畝,其中建設面積100畝, 控制生態園區1400畝, 總投資2500萬元,一期投資1500萬元。
8、主要建設內容:新建生豬養殖場一個(面積10000平方米),屠宰場一個(面積500平方米),火腿發酵倉庫3幢(面積2000平方米),辦公樓一幢(400平方米),綜合樓一幢(400平方米),水、電、路等設施建設。

基地飼養的宣烏金豬

基地養殖場內景

基地養殖場外景鳥瞰圖
二、項目建設單位的基本情況
宣威市宣泰火腿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位于宣威虹橋街道辦,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現有職工186人,云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下設分支機構:宣威留香飯店、曲靖泰康火腿公司、曲靖泰康超市、昆明經營部、武漢分公司、攀枝花分公司、成都辦事處、重慶辦事處、北京辦事處、澳門辦事處、香港辦事處等。生產加工系列產品40余個,產品暢銷昆明、成都、重慶、貴陽、武漢、廣州、深圳、北京、香港、奧門等市場。已形成了系統的產品市場銷售網絡,對企業有效快速做大打下了扎實基礎。
宣泰火腿有限公司在繼承傳統加工工藝的同時,運用科技手段,推陳出新,研制開發了“宣泰”牌宣威火腿深加工系列產品和熟食系列產品,現產品暢銷昆明、成都、重慶、貴陽、武漢、廣州、深圳、北京、香港、澳門等市場,產品供不應求。公司開發的《宣威火腿熟制旅游產品》已被科技部列為國家星火計劃開發項目。
三、項目的總體說明
(一)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于2006年9月取得釣魚臺國賓館火腿特供及特供產品品牌合作。宣威市宣泰火腿有限公司生產的“宣泰”牌火腿今天成為釣魚臺特供產品,在國內食品行業尚屬首家,是公司的榮譽,是地方的榮耀,充分體現了宣威火腿“百年品牌”的文化底蘊和產品本身特色。
2、為有效做強做大做優宣威火腿產業及品牌,有利提升300年宣威火腿的特色風味,提高宣威火腿傳統特色品質。結合“宣威火腿產業化”發展的需要,推進宣威生豬養殖“雙百”工程建設進程,有效確保特供產品質量保障和食品安全,打造宣威火腿高度品牌,做強做大地方特色產業起著重要作用。
3、公司發展的需要。公司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戶為基礎,以拓科技為支撐,以企業為載體,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新建特供產品專供基地,實現專業化生產、區域化布局、社會化服務、完善現代化加工、種、養殖、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化格局體系。
4、有效提升宣威火腿高品質質量標準,提高宣威火腿品牌高度的有效措施。項目的實施正是立足宣威火腿傳統特色,借助釣魚臺高度品牌效應,推進宣威火腿百年品牌產業化發展進程。建成集種、養殖、生產加工及其它肉品生產、儲存發酵等系統化、標準化產品生產加工“科技樣板”基地。同時完善科技支撐,實施標準化生產,全面科技研究,推動宣威火腿產業整體標準化的促進,提高產品質量標準,做強企業品牌,拓展更寬市場,保障基地穩定收購,提高農民收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二)項目建設的地點
地址:宣威市西寧辦事處石板河村村后山處(爛泥溝),距宣威市15公里,周邊村莊相隔較遠,方圓十公里無工業污染源,自然條件優越,是建立無公害生豬養殖基地的優越區域。
(三)項目支撐條件
1、釣魚臺特供;
2、釣魚臺特供火腿品牌合作;
3、宣威火腿自然特色及品牌優勢;
4、無公害生態養殖高標準宣威火腿。

待精深加工的宣烏金豬火腿毛腿
(四)建設規模及內容(一期投資)
新建無公害生豬養殖基地一個,總面積約1500畝,其中:建設面積100畝,控制整條山溝無松樹空余退耕林地、生態控制沿區1400畝,延伸山地種植土地面積2000畝,將石板河村部分山地規劃拿入原料種植基地,總投資2500萬元。
1、建筑內容:
生豬養殖場:建設面積:10000平方米,投資380萬元;
屠宰場:建設面積:500平方米,投資30萬元;
倉庫3幢:建設面積:2000平方米,投資100萬元;
水、電、路投資150萬元;
辦公樓:建設面積:400平方米,投資30萬元;
員工宿舍:建設面積:400平方米,投資30萬元;
2、供水工程,投資100萬元
3、環保設施,投資80萬元;
4、流動資金500萬元;
5、其它配套建設100萬元。
(五)項目實施措施
建設完善種、養殖、加工標準化可控制安全體系,確保釣魚臺特供宣威火腿品牌達到高標準、高質量、無公害安全生產與供給。
四、環境影響評價
本基地經市畜牧局協助、指導,在宣威區域境內多處實地考察作比較,此處環境較好。四面環山,森林密布,距村莊較遠,無污染源,對基地的自然環境不構成危害。在基地建設過程中,將落實各項環境保護措施,使各類污染物,對廢水、廢氣、廢渣防治,均嚴格控制,符合國家有關環境標準,在養殖過程中,對所產生的“三廢”嚴格措施加予處理,達到國家要求的排放標準,對當地的環境不構成污染和危害。